首页 - 保险 - 行业公司 - 正文

“凶猛”安邦疯狂围猎地产股 持股无限接近大股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由此,在地产投资成为险资普遍逻辑的情形下,安邦的地产投资逻辑隐约可见。对股权分散、估值较低、在一二线城市拥有大量土地储备的地产公司成为其围猎对象。在不触碰30%全面要约红线的前提下,安邦会尽可能对标的公司增持。但顾及资本市场反应,安邦似乎并不乐意去做第一大股东。另一接近安邦保险的人士表示,安邦保险有可能会继续增持金融街和金地。“安邦不可能成为金地的第一大股东,但增持的话,生命人寿要巩固地位就会收购安邦的股份,安邦这样能赚大钱。
【“凶猛”安邦疯狂围猎地产股 持股无限接近大股】这一次,安邦保险没有拖泥带水,手起刀落,10天内迅速将远洋地产第二大股东牢牢揽入怀中。

这一次,安邦保险没有拖泥带水,手起刀落,10天内迅速将远洋地产第二大股东牢牢揽入怀中。12月17日,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远洋地产,03377.HK)发布公告,称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16日披露的股权变动公告,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或间接共持有公司22.52亿股股份,占比29.98%;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透过附属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2.53亿股股份。也就是说,中国人寿以180万股的微弱优势,保住了远洋地产第一大股东地位。

股权的变动是因为安邦保险在12月9日增持远洋地产6.51亿股,占总股本8.67%,共耗资32.56亿港元。

就在10天前的12月7日,远洋地产第二大股东南丰集团以77.84亿港元转让20.5%股份予以安邦集团,彼时,安邦已经成为远洋地产第二大股东,此次增持,安邦保险分寸拿捏得异常精确,无限接近中国人寿第一大股东地位。

就在5天前的12月12日,另一家上市公司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金融街,000402.SZ)发布公告,称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谐健康保险”)和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邦人寿”)增持公司股票至7.47亿股,占总股本的25%。和谐健康保险和安邦人寿的控股股东均为安邦保险。截至2014年12月31日,和谐健康保险和安邦人寿分别持有金融街12.56%和7.44%的股份,合计持股比例为20%,已经坐上第二大股东位置。此次增持,安邦保险距离金融街第一大股东金融街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7.52%仅相差2.5%。

不足半个月,安邦保险疯狂扫货,“消费”已过200亿元。

加之金地集团,安邦保险已经在3家上市公司稳坐第二把交椅。仅仅是这样吗?安邦会不会甘心只做二当家?一位安邦保险内部人士表示:“做第二大股东挺好,我们也要考虑市场容忍度,但地产股是良好的资产配置。”另有接近安邦的人士表示,安邦未来很有可能继续增持上市公司股票,金融街的第一大股东有可能易主。

就在12月17日的同一天,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近10年首次加息。房地产与金融资深评论员黄立冲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下行通道,保险公司缺乏好的投资机会与渠道,地产行业中的一些强势公司,仍然有机会在未来的货币超发大潮中受益。

年末的疯狂

目前,安邦保险与远洋地产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持股仅相差180万股,这意味着安邦保险和中国人寿的增持空间均不足0.02%,但两家持股均接近30%。30%是一条不可触碰的红线,在《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中,除保险产业企业和非保险金融企业外,保险公司不能对其他企业实现控股,并且于权益类和不动产类资产比例上限均不超30%。30%的屏障无法逾越,但两家的默契值得玩味,黄立冲分析,在增持之前,三方或已做过沟通。但三方高管均未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的询问做出回应。在网上有报道提到安邦夺取第一大股东地位时,一名中国人寿员工的反应是“不会吧,网络报道有时不能尽信”。

安邦与中国人寿的持股一家地产公司的方式似曾相识,2014年,安邦保险与生命人寿竞相举牌金地,在生命人寿率先达到29.99%持股比例后,硝烟就此散去。对另一家上市地产公司金融街,安邦保险与金融街实际控制人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数度交手,在2014年成为第二大股东,但金融街12月12日的公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10日,和谐健康保险通过“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产品”账户购买公司普通股股票累计达到4.7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88%。截至同一时期,安邦人寿通过“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型投资组合”账户购买公司普通股股票累计达到2.7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12%。和谐健康和安邦人寿二者合计持有金融街7.47亿股,占其总股本的25%。

如今,面对远洋地产,安邦以无限接近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坐上了第二把交椅。

至于金融街,在增持金融街后,安邦保险表示,未来12个月内将根据证券市场整体状况并结合金融街的发展及其股票价格情况等因素,决定是否继续增持股份。

上述安邦员工表示,金融街在一线城市有很多土地,尚未开发好,未来开发后收益可观,“增持的信心是有的。”

自2014年起,金融街在一线城市大举拿地,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只有深圳没有新的土地入账。与此同时,金融街手中积压了大量存货。有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4年,金融街存货余额分别约63.93亿元、109.25亿元、185.5亿元、284.52亿元、318.63亿元、376.79亿元、427.9亿元和506.51亿元,分别占同期总资产的40.92%、39.73%、43.8%、52.53%、53.35%、53.8%、56.25%和57.83%。目前金融街权益储备面积超过700万平方米,其中大多位于一二线城市,在北京二环内拥有持有物业及土地储备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

由此,在地产投资成为险资普遍逻辑的情形下,安邦的地产投资逻辑隐约可见。对股权分散、估值较低、在一二线城市拥有大量土地储备的地产公司成为其围猎对象。在不触碰30%全面要约红线的前提下,安邦会尽可能对标的公司增持。但顾及资本市场反应,安邦似乎并不乐意去做第一大股东。

另一接近安邦保险的人士表示,安邦保险有可能会继续增持金融街和金地。“安邦不可能成为金地的第一大股东,但增持的话,生命人寿要巩固地位就会收购安邦的股份,安邦这样能赚大钱。对金融街很可能会增持,不排除成为第一大股东。”在对金融街持股达到25%后,安邦尚有不到5%的增持空间,距离第一大股东金融街投资集团只差2.5%左右。

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的态度尚不明确,对方未正面回应记者的采访要求。但在去年安邦保险举牌金融街后,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旗下的金融街集团并未轻易放弃控制权,其在2014年9月30日、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10日3个报告期持股比例分别为26.55%、26.895、27.52%。只是,在金融街灵魂人物王功伟11月被宣布调查后,金融街下一步如何应对安邦保险的再次增持还无从得知。

安邦的图谋

在宝能系对万科控制权突然发难时,12月8日晚间,万科A发布公告称,截至12月7日,安邦保险集团通过其旗下安邦人寿保险、安邦财产保险、和谐健康保险及安邦养老保险合计持有公司股份5.5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而近日据联交所披露,宝能系截至12月11日继续增持万科公司股份,持股比例已达22.45%。

一时,关于万科控制权的争夺战局显得更加微妙,安邦的立场在隐约左右着战局走向。《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宝能系和安邦有微妙的股权关系。钜盛华的四大股东之一宝能创赢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持有钜盛华1.92%股份,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宝能创赢投资99.875%的股本,民生加银的控股股东是民生银行,而安邦又持有民生银行12.11%股份,是民生银行第二大股东。

但这并不能证明安邦与宝能系是一致行动人。上述安邦人士也并未透露安邦的立场,只是表示“一致行动人只有在关键时刻才会站出来”。

但安邦保险有意进入万科董事会似乎有迹可循。在成为金地和金融街的第二大股东后,安邦人寿的董事长姚大峰进入金地集团董事会,和谐健康保险董事长上官清出任金融街董事。

进入董事会的安邦也并没有想像华润那样做甩手掌柜,金地在2015年5月召开的2014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中披露,有关金地集团核心员工项目跟投议案、选举丁玮和王俊为独立董事的三项议案被第一大股东富德生命、第二大股东安邦联手否决。此前,二者都称对金地集团是财务投资。

某位不愿具名的著名财经评论员表示,从安邦保险的资金来源与退出可以猜测安邦保险的商业逻辑。

在中国太平洋保险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服务部副总经理王波看来,安邦保险作风激进,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和投资路径的拓展与其在养老地产方面的图谋有关。

安邦保险的资金首先来自注册资本。安邦保险的前身安邦财险成立于2004年,由上汽集团联合中石化等数家央企设立,最初的注册资本仅5亿元。但经过数次增资,安邦保险的注册资本已经达到619亿元,跃居国内首位。

根据保监会公布的2015年1~10月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安邦以42.7亿元位居16位;人身保险方面,安邦人寿以469.1亿元位居35位。2014年,安邦财险并未进入全国前十,但安邦人寿以528.9亿元的收入位列人身保险公司第8名。而2013年全年,安邦人寿原保费只有13.68亿元,投资类保费为82亿元。《经济观察报》援引一家上海市场排名前三的寿险公司银保渠道负责人的消息称,安邦保费暴增的奥秘,在于依靠远高于竞争者的保险和理财产品迅速蚕食市场。《国际金融报》曾报道称,2014年安邦销售的投资型财险规模可能高达千亿元。

靠高收益、高手续费吸引来的资金成本很高,这也导致对投资收益的要求比较高。

黄立冲认为安邦保险的举动与中国经济进入下行通道有关,中国经济出现资产投资机会荒,导致保险公司缺乏好的投资计划和渠道,“房地产的辉煌时期已经过去,但相对于其他严重下滑的行业,地产行业中一些强势公司,仍然会有机会在未来的货币超发大潮中受益”。

可以想象的是,当激进的安邦进入上市地产公司董事会,有可能会采取进取的姿态推动地产开发,而这也似乎契合了政府的诉求,当地产行业重新焕发生机的时候,钢铁、水泥等行业也有可能再次焕发活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民生银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