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监会副主席黄洪:人身险脱离实体经济会陷入自我循环怪圈)
保监会副主席黄洪昨日在“2017年中国寿险十月前海峰会”上强调,人身险发展要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根本使命,脱离了实体经济,人身保险业就会陷入到自我循环、自娱自乐的怪圈,甚至对实体经济产生负外部效应。
黄洪认为,人身险市场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他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据了解,近几年少数人身保险公司通过虚假资本大肆扩张,大肆举牌冲击实体经济,以各种嵌套资管产品大搞体内循环、自拉自唱,被监管认定为资金“脱实向虚”的具体表现。
此前,在经营保险业务中,除了负债驱动资产模式外,近几年,一度盛行资产驱动负债模式。黄洪认为,人身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应体现在负债、资产经营的全过程,将其简单理解在负债端或者在资产端,都是一种片面化、狭隘化的理解,歪曲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意。
人身险业务究竟应当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对此,黄洪解释,应当从广义范畴去把握人身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丰富内涵。据黄洪的解释,人身险服务实体经济应当有三大标准。
一是稳定生活。即保险业要在意外、健康、养老等领域为人民群众提供广泛保障,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使老百姓(603883,股吧)难有所帮、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生活更加稳定。例如,随着医改推进,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从2008年的40.4%下降至2016年的30%以下,商业健康险应当发挥更大作用。
二是促进消费。保险业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减缓风险冲击,稳定未来信心,提高消费意愿,增强消费能力,促进生产经营。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消费占GDP比重为64.6%,明显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在促进消费方面,人身保险业大有可为、任重道远。
三是支持建设。保险业要通过发展人身保险业,汇聚居民闲散资金,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推动长期资本形成,支持资本市场建设,促进资金供需更加匹配,为实体经济提供低成本资金,降低实体经济杠杆,支持国家战略和重大建设。
人身险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上,自身风险把控更为重要,需要牢牢把握守住风险底线这个根本主题。黄洪认为,近几年,少数人身保险公司出现的治理失效、虚假资本、违规运用资金等问题,就与漠视风险直接相关,要求保险公司强化合规理念、强化风险管控、强化责任追究。
对于业务的发展,黄洪指出,既要尊重保险经营的特殊规律,也要遵循企业管理的一般规律,来提升内含价值。其中,精细化发展是提升内含价值的必要方式。
目前,人身保险业正由粗放经营向精细管理转变。“实现精细管理,保险公司必须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平衡好保险负债与保险投资的关系,有主有从,切实让投资服务和服从于保险负债。”
黄洪还指出:“别人跑冒滴漏,成本高企,你能精细管理,严控成本,内含价值自然大不一样。拉人头、拼价格等外延式粗放式的扩张老路必然走向没落,只有通过精细管理实现内涵式集约式发展,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