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太保寿险转型成效显现 未来可释放利润逾2100亿)
在近日面向投行召开的“2017年投资者开放日”上,中国太保高管团队披露多组内部核心数据,并对外界关注的核心业务寿险的价值结构、明年“开门红”情况及“转型2.0”战略作了详尽披露。
记者从开放日上获悉,近年来,中国太保的长期保障型业务发展迅速,寿险新业务价值率从2011年13.6%提升至2017年上半年的40.6%,截至2017年6月末剩余边际余额约为2157.49亿元。这组数据背后传递出的重要信号是:太保寿险业务对利率下行的敏感性低于同业,利润结构更均衡更稳定,关键是有逾2000亿元的未来税前利润释放空间。
内含价值在转型中高速增长
寿险业务是国内保险业利润总盘子的主要来源,也是太保盈利的主要功臣。近两年来,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受国内利率持续下行和资本市场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保险业的盈利能力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此背景下,太保寿险业务的内含价值及新业务价值增速是否可持续等问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对此,太保抛出多组核心数据,以示其可持续发展的动能。
2011年至2016年,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复合增速23.2%;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率从2011年13.6%提升至2016年32.9%,2017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40.6%;2011年至2016年太保寿险内含价值年化复合增速为20%;截至2017年6月末剩余边际余额约为2157.49亿元,相较2016年末增长25%。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了解,太保寿险的业务收入稳步提升,大个险格局成效凸显,新业务价值快速增长,新业务价值率显著提升。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太保寿险的内含价值在转型中高速增长,同时有效业务价值和剩余边际同步提升。尤其是可释放的剩余边际余额的稳步增长,说明太保寿险的业务规模和质量处于双提升的阶段。
提升重点地区市场份额
除投资者最关心的剩余边际余额等指标之外,寿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规模与价值的协调平衡发展,以及战略的把握与执行。
转型是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长的源动力。从开放日上传出的信息来看,太保寿险将紧跟集团的转型步伐,积极推动“转型2.0”战略:产品回归保障,服务创造价值,打造数字化生态圈。其愿景目标是:立志成为寿险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引领者。
具体至2018年的发展策略,太保寿险管理层在开放日上透露,将顺势而为,坚持规模与价值并举;统筹兼顾,力争季度间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新业务价值增速同业领先。对此,将推出七大主要举措,包括持续优化队伍结构、全力突破培训瓶颈、推动渠道特色发展、推进中心城区突破、坚持产品回归保障、不断强化科技支持、深耕新老客户经营。
比如,在推进中心城区突破上,将提升重点地区市场份额。一方面,加大北上广深地区市场资源投放力度,创新机构管理机制和队伍建设模式;另一方面,持续推进重点省会城市突破工程,进一步强化市场对标考核。在回归保障的产品策略方面,将加强保障类产品开发和销售,尽快推出长期健康险产品,并通过推出储蓄类、保障类产品搭配组合计划,提升客均件数。
明年开门红力争实现“两新”正增长
受人身险产品最严新规——“134号文”今年10月开始实施的影响,上市保险机构2018年“开门红”形势备受投资者关注。
无论是从行业还是公司层面来看,太保寿险明年“开门红”压力仍存。从行业来看,“134号文”正式实施,行业主力产品形态调整,销售难度可能增加,新保增长存在不确定性;从公司层面来看,2017年“开门红”时太保寿险的总保费、新保保费同比增速均位居A股四家险企第一位,增速基数较高。
不过,从开放日上传出的消息来看,结合行业和公司自身情况,太保寿险仍确定了“开门红”目标:一是力争实现新业务价值、新保期交正增长;二是新业务价值增速领先上市同业平均水平。
据太保寿险管理层透露,具体的“开门红”策略是:顺应监管导向,坚持“保险姓保”,重点销售长期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产品,兼顾价值与规模,保持新业务价值率基本稳定;同时,积极做好队伍、客户、培训等各项准备工作,全力实现“开门红”目标。
从“开门红”预售情况来看,根据太保寿险的初步统计,“举绩人力达成良好,有望再创新高;新保期交增速需进一步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