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险公司助力企业年金发展)
国寿养老、平安养老、泰康养老、长江养老、太平养老5家保险公司日前入选新疆职业年金受托机构,这表明,在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的三支柱养老金管理体系建设进程中,保险企业正从制度全覆盖到人员全覆盖步步推进。未来,保险业将在养老金融业务、养老资产管理、养老产业投资等领域积极进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三支柱特别是在企业年金方面的建设。
经济转型重塑养老储备水平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简称“中保协”)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企业年金基金领域,已有多家保险机构入围投资管理人名单。2016年12月,社保理事会确定了21家养老基金投资管理人,其中有长江养老、华泰资产、平安养老、泰康资产、人保资产和国寿养老6家保险机构入围;企业年金21家投资管理人名单中包含了上述6家保险机构以及太平养老共7家保险机构。
在养老保险业务方面,截至2017年第二季度,年金保险原保费收入8226亿元,同比增长57%,有效保单10773万件,期末有效人次1.4亿,积累了2.75万亿元的保险责任准备金;其中,与基本养老保险属性相似,均为退休后分期领取的养老年金保险原保费收入437亿元,积累了1792亿元的保险责任准备金。在养老金管理方面,保险业累计为5万家企业提供受托管理服务,覆盖1147万人,受托管理资产5647亿元,占企业年金法人受托业务的74.8%;投资管理资产余额6275亿元,占企业年金基金实际投资运作金额的54%;管理企业账户1.6万个,个人账户291万个。在养老产业投资方面,9家保险机构已投资和计划投资29个养老社区,计划投资金额超过670亿元,设计床位43903个,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综合保障服务。
12月16日,中保协和平安养老险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中城市职工养老储备指数为60.8,相比2015年提高1.1,整体处于“基本水平”区间的下限位置,基本符合中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未来进一步提升空间仍然巨大。数据显示,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充足度和稳定度指数值为61.2和63.2,相对2015年的59.2和62.6明显增强,指数的提升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现状,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进一步提升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水平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和必然趋势。
经济转型正在重塑各行业职工养老储备水平。分行业类型看,知识性和技术性较强的服务型行业储备指数提升较快,相对排名跃升较大,而一些支持过去中国高速增长的行业,如房地产行业、建筑业和制造业指数增长偏慢,导致相对排名下降明显,这预示着经济转型正在重塑各行业职工养老储备水平。
要在第三支柱上大有作为
近年来,保险业还积极运用股权、债权、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参与公立医院和医疗健康设施的建设,不断创新医疗健康及养老产业的发展模式。
12月19日,在保监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泰康保险集团新闻发言人应惟伟称:“泰康正在从一个传统的寿险公司转型成一个希望打造大健康生态产业体系的公司。”对于泰康在大健康领域的布局,应惟伟指出,除了提供传统的寿险服务之外,泰康还提供财产保险,提供医疗和养老服务,投资医院、养老社区、康复性项目。与此同时,泰康保险会对大健康领域的很多的企业感兴趣,比如制药、医疗机构等相关的大健康的企业。
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泰康之家CEO刘挺军透露,在北上广三地医养社区开业之后,2018年泰康将完成在国内主要省会城市大型医养结合社区的布局。
“作为国内首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平安养老险管理企业年金受托资产,投资资产及其它委托管理资产目前已超过5300亿元,在国内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中保持第一地位。”平安养老险总经理甘为民称,截至2017年上半年,公司短险和长期险业务规模分别为104.46亿元和40.57亿元,市场份额均居行业前列。同时,公司拥有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产品,为试点个人税延保险积累了相关经验。
对于未来保险资产管理的发展方向,曹德云指出,在养老金融业务、养老资产管理、养老产业投资等领域积极进取努力创新,要在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三支柱特别是第三支柱(职业年金)建设上大有作为。
曹德云表示:“具体来说,下一步,要采取综合措施,深化养老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养老资源有效供给,一是细化完善商业养老保险资金重点投资领域业务规则,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充分体现和满足养老资产配置的特色、特性和需求;二是进一步提升养老资产管理能力,做好大类配置、长期配置和战略配置,更好地实现养老资产的保值增值;三是积极探索服务养老资产管理的创新渠道、模式和产品,进一步改善养老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四是加强风险管理保障养老资产安全稳健,最大限度维护养老金持有者的切身利益;五是加强与相关各方的协作,共同努力,合作共赢,在第三支柱建设中发挥更为积极主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