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市险企1月寿险业务升降各占一半)
备受关注的寿险业2018年开门红业绩究竟是升是降?谜底已揭晓。
根据上市险企最新公告的2018年1月份保费数显示,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太保寿险、太平人寿、人保寿险以及新华保险6家险企,整个保费收入同比下滑4%。其中,保费收入增长或下滑的公司数量各占一半。
平安太保新华 保费实现增长
上述6家险企中,实现保费(原保险保费收入口径,下同)增长的为平安寿险、太保寿险和新华保险。其中,平安寿险1月份保费收入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152亿元,增速为21%。
数据显示,太保寿险1月份保费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在上市险企中居首。太保寿险建立了“大个险”格局,代理人业务占比接近九成。
新华保险保费收入为186亿元,同比增长9.95%。新华保险经历了2016年、2017年两年转型之后,砍掉了低价值的趸交业务,初步建立续期业务拉动保费增长的模式,扭转此前保费下滑趋势。
与此同时,中国人寿1月份保费收入为1268亿元,同比下滑约21%;人保寿险保费收入364亿元,同比下滑23%;太平人寿保费收入360亿元,同比下滑6.75%。
中小险企重新发力个险
2018年的开门红保费增长与2017年形成鲜明对比。2017年1月,除处于转型期的新华以外,各大寿险公司普遍实现三成以上增速,其中,平安、太平增速都在四成左右,太保达到55%。2017年高增长带来了保费基数较高,是导致2018年开年保费增速降低甚至同比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个因素在于,保险业重新回归风险保障者角色定位,寿险“134号文”等新规将产品向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类型引导。短期来看,销售难度增加,而2018年是保费受到影响最大的一年。
随着长期储蓄和风险保障型产品成为主流寿险产品后,银行渠道和互联网渠道不再是销售这些产品的上佳渠道,个险代理人渠道重回寿险行业中心。此前,以个险渠道为核心的多为大型险企和一些外资险企。据记者了解,一些中资的中小型险企也在重新加力个险渠道的建设,2017年四季度以来就调动全部资源和力量支持2018年业务发展,增加增员的力度和资源投入。
保监会数据也显示,2017年个险渠道取代银保渠道,成为寿险行业第一大业务渠道。其中,个人代理业务保费1.3万亿元,占寿险公司业务总量的50.18%,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银邮代理业务1.06万亿元,占比40.65%,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