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8年保险业盘点:那些值得记忆的事件)
安邦“拆解”
鉴于安邦集团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经营行为,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为保持安邦集团照常经营,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有关规定,2018年2月23日起,中国原保监会决定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接管期限暂定一年。
被监管后,安邦旗下公司持有的股票资产被归置、理顺,进行了大规模内部划转,主要向安邦人寿集中。
6月、7月,安邦旗下和谐健康将万科A、欧亚集团(600697,股吧)、同仁堂(600085,股吧)等持股转让给安邦人寿。9月底,金地集团(600383,股吧)公告称,安邦财险持股将由安邦人寿接手。10月,安邦财险、安邦养老、安邦资管持有的万科A股票,安邦集团、安邦养老持有的大商股份(600694,股吧)股票的接盘者同样是安邦人寿。9月、11月,安邦人寿又接过了和谐健康、安邦集团、安邦财险持有的全部民生银行(600016,股吧)股票,安邦财险持有的部分招商银行(600036,股吧)股票。与此同时,多家上市公司安邦系董监高辞职。
人保“回A”
“A+H”的又一保险巨头上市。11月16日9点半,随着上交所开市,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正式登陆了A股市场,回归后连续六个涨停,涨幅达132%。
人保老大哥终得偿所愿,完成了A+H股上市马拉松,成为除中国平安(601318,股吧)、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外,第五家A+H股上市保险企业,也是A股市场近七年来的首只保险新股。
中国人保的历史是新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此次回归A股,中国人保共发行18亿股股票,采用“战略配售+网下发行+网上发行”的发行方式,在本次新股发行中,中国人保两度缩减发行规模,最终发行价格为3.34元。
相互保“卒”
10月16日,相互保在支付宝APP横空出世,上线第一天加入人数就突破百万人次,上线1个多月已有2000万人加入。11月27日,蚂蚁金服旗下的相互保突然宣布,自当日中午12点起,改为基于互联网的互助计划,并更名“相互宝”。同日,信美人寿方面发布公告称,近期,监管部门对“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现场调查,指出该业务涉嫌违规,要求公司停止销售。
这意味着,这款产品成为由蚂蚁金服独立运营的网络互助计划,而非由保险公司信美人寿承保的保险产品,其性质与现有的网络互助无异。
外资进入
金融开放进一步提速。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指示精神,银保监会先后批准了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筹建工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大韩再保险公司筹建分公司等10项市场准入申请。
11月25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消息称,批准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在上海筹建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成立。
11月27日,安盛集团(AXA)发布消息称,法国安盛保险股份公司已与包括天茂集团(000627,股吧)在内的安盛天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5家中方股东签订协议,拟收购剩余50%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安盛集团将成为首家拥有中国排名前20财险公司100%股权的外资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