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取代绿城,中国奥园想做百年人寿第一大股东)
百年人寿似乎是地产界的“网红”,继今年初绿城接盘万达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后,又有房企想要入主这家保险公司。
7月19日,中国奥园公告称,大连城市建设集团、大连乾豪坤宝等与奥园订立股份转让协议,据此,中国奥园同意以32.6亿元的代价收购其所持有的百年人寿股份,合共约占百年人寿于公告日期股份总数的13.86%。该次转让后,中国奥园将取代目前持股11.55%的绿城,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这是中国奥园首次在保险业如此高调且大手笔进行布局,据称,其收购目的意在形成保险与健康、康养产业在业务板块、客户资源、客户体验等方面的协同性。
事实上,房企涉水保险业并不少见。比如,世茂曾牵头筹建汇邦人寿,新城控股也曾拟发起参与设立国峰人寿。泰禾在拓展金融保险版图的路上走得更为顺畅些,2016年收购大新寿险和澳门人寿,2017年11月,大新寿险正式更名为泰禾人寿(香港),2018年10月,澳门人寿正式更名为泰禾人寿(澳门)。再将时间向前推,恒大曾以39.39亿元竞得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公司50%股权,并于2015年将其更名为恒大人寿。
在业内人士看来,入局保险业一方面可为房企提供低成本的“财路”,另一方面也可帮助房企走向金融化。然而,中国奥园的打算或并不止于此。
刚于今年3月上市的奥园健康生活,虽然核心业务是商业运营及物业管理,但目前已开辟出另一个与上述业务平行的产业板块——健康。据悉,健康产业目前涵盖医美、中医等服务内容,具体载体为线下医疗美容机构、中医馆等,主要瞄准中国奥园商业及社区所拥有的用户。
不过,以上业务或不足以构建健康生态圈,在此场景下,入局保险业务显得“水到渠成”。从需求上看,健康产业针对的主要客户群或会与商业健康保险购买者有一定重叠性。此外,商业健康保险作为支付方,可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比如医疗机构可帮助保险业收集保险资料数据,为其产品设计推广提供参考;反之,保险公司也可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成为指定线下医疗渠道,扩大其品牌知名度。
“大健康”是一块大蛋糕,那么,中国奥园的野心能否在百年人寿上得以实现?
截至2018年底,中国奥园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60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192.6亿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255.6亿元。未来,中国奥园该如何平衡冲击千亿的地产业务资金需求以及多元化支出,百年人寿又究竟能带给它多少回报还尚未可知。
值得一提的是,早一步接盘百年人寿的绿城曾在今年3月时对外透露,希望百年人寿于三年后上市。那么,此番收购后是否会影响百年人寿未来的发展规划?
(国际金融报记者 刘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