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全面铺开“长护险”试点 今年长三角养老还要做这些事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潘洁 2021-01-05 23:2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除了全面铺开“长护险”试点 今年长三角养老还要做这些事)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速,养老愈发成为社会的焦点。

2021年,长三角将推异地养老特色线路,养老床位总数预计可达5万张。这是1月5日在上海举办的2021长三角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研讨会传出的消息。此外,“大力推进长三角41城养老合作”也被提上日程,并全面探索上海长期护理保险等待遇异地结算,《长三角养老产业发展指引》也首次对外公布。

三省一市试点长护险

据报道,2021年,三省一市民政部门将在已有上海13个区和江苏、浙江、安徽27个城市(含7个区县)的基础上,推动上海全部16个区与三省的30个城市实现养老服务工作对接。同时,三省一市年内将全面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合作”,推动上海长护险等政策待遇异地延伸结算;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养老服务资源共享,在去年25698张异地养老床位的基础上,再新推25000张异地养老床位供给,方便老年人异地养老新选择。

“目前,长护险在上海试点比较成功,长护险制度会陆续在长三角全面推开,‘十四五’有望实现全国覆盖。”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马敬仁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类政府兜底措施还有进一步的完善空间,如在缴费、护理项目等方面需要改进。”

马敬仁表示,“十四五”的重点任务是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政府主导养老工作,并推动示范级养老机构,同时,公办养老机构未来要采用民营的办法,即‘公办民营’的基本模式,建立一套立体的养老服务体系”。

构建智能化社区养老服务

跨区域合作方面,截至2020年底,上海已有浦东、静安、长宁、普陀、松江、青浦等13个区与长三角三省的苏州、南通、嘉兴、湖州、芜湖、池州等27个市(区县)签署了区域养老服务协作备忘录,“41城”形成联动发展新态势。

对此,马敬仁建议,我国需构建智能化的社区养老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AI等智能化服务系统,使养老更有保障。同时,应该建立全国系统平台,如一卡通等,让任何地方均可获得养护康复等方面待遇,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数据中心、全国通用的服务机制等。

据了解,目前,在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基础上已开通长三角频道,并建立了区域养老信息发布和行业管理的统一门户,试点养老机构“一网通办”备案管理,实现了“数据多跑腿,个人和企业少跑路”。

“当前,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主要解决的是基层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社区养老机构应提供配餐、社工养老服务,营造爱老护老的社会环境,让基层老年人参与基层社会服务中,实现自住式、抱团式养老。”马敬仁表示,“同时,针对那些服务内容不够专业、不符合需求甚至圈钱圈地的高端养老服务机构,应进行整改和规范。”

赋能人才队伍培养

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多元化和专业化人才作为支撑,构建养老人才培养体系也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据悉,长三角地区民政部门聚焦养老行业人才培养,鼓励上海各区,与苏浙皖三省的相关城市推进养老从业队伍、养老顾问制度、养老产业发展、农村养老、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等五大共建共享平台建设。

目前,长三角共有43所大中专院校设立了养老类相关专业,有2万余名在校学生,为养老行业储备了优秀人才。上海还在闵行建立了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基地,通过实景实训的方式,为长三角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育赋能。

“无论长三角,还是珠三角,目前均缺乏专业的养老护理人员。”马敬仁说,国家在培育人才方面,除了科技类人才,还应该重点培育社会服务人才和养老护理人才,并将其纳入人才规划中。此外,高校学院也应设置本科、研究生等专业,使养老质量问题得到保障,“国家应在就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此类人才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相对而言,发达地区在养老技术、人才、服务等方面会更超前。”马敬仁强调,未来,农民养老和乡村养老是一大趋势,农村养老服务应被纳入“十四五”重点建设和推进的领域。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