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付率预计突破35% “网红”百万医疗险撬动了什么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王涵 2021-01-10 03:3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赔付率预计突破35% “网红”百万医疗险撬动了什么)

“几百元就可以撬动百万保险保障”,从2015年雏形显现的“网红”百万医疗险经过近五年发展后迎来高速增长。

百万医疗险由众安保险五年前设计创造,初期虽为不能保证续保的个人短期医疗险,但随着监管、市场、产品升级迭代,当前市面出现少数长期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产品及其团险产品。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行业简单赔付率角度分析,百万医疗险赔付费用逐年增加,4年内百万医疗险赔付率增加了近20%,预计2020年百万医疗险市场赔付率可能突破35%。

“这数据对于行业平均而言问题不大且是较低水平,主要在于各家公司差异,有些缺乏运营经验的小险企已经赔穿呈现亏损状态。决定因素在于售卖的价格和核保门槛。”华南一位专业从事保险产品研究的人士告诉记者,“卖的贵得都没事,便宜的大部分赔付率高。”

均价540元保费呈高增趋势

1月6日,艾瑞咨询与众安保险联合发布《中国百万医疗险行业发展白皮书》(下简称《白皮书》),预测百万医疗险市场将在未来几年保持每年25%-40%的增速,2020年百万医疗险的用户规模将突破9000万,市场渗透率为7.4%。到2025年,全市场保费规模将达到2010亿元。

“实际上是买对了才有用。”根据《白皮书》推算,当前百万医疗险产品的行业均价约为540元,未来随着保障人群的扩展、产品责任的深化,产品件均价格可获得20%-30%的增幅。最受欢迎的主力用户客群集中在30岁-45岁的年龄段。这一群体保单价格相对低,赔付出险几率也相对较低,属于健康险种目标客群中的优质群体。

往前溯源,百万医疗险爆红出现的风口在2015年众安推出的国内首款百万医疗险雏形“尊享无忧”,后来有了经过19次迭代诞生的“尊享e生”等网红产品。彼时,在互联网营销、线上投保、大数据风控和定价等技术条件支持下,以其极致性价比撬动市场需求快速释放,拉开百万医疗险市场发展的序幕。

5年间产品的迭代升级成为常态。险企升级迭代方向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细分人群,扩展医院范围,短期变长期,以及增加肿瘤特药责任或服务。譬如部分百万医疗保险将目标拓展至非标准体人群,即带病人群和老年人群。在产品期限方面,2018年以前,百万医疗保险的保险期间均为1年,不含保证续保条款。近两年从可保证续保5、6年也扩展到20年的产品,前者有典型人保健康联合支付宝的“好医保”(旧),后者有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等在内产品。

自诞生以来,百万医疗险市场参与者持续增加,市场产品数量快速扩充,保费规模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众多险企参与百万医疗保险业务,包括财险公司众安,人身险公司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巨头公司。2019年中国百万医疗险保费收入规模为345亿,同比增长102.9%。

疫情催生保险市场的大发展,加大居民对健康保险需求的认知空间。上述从事保险产品研究人士坦言,实际上,百万医疗险备受追捧的背后是千亿级的高杠杆纯保障类市场,以及更为庞大的用户、规模、数据、利润,链接着整个大健康保险市场,险企争相入局,通过互联网大平台搭建的销售渠道带来可观盈利。

10%盈利空间利润率下行瓶颈求解

百万医疗险从零起步,除了市场空间在不断扩容,摆在眼前的现况也不容忽视。百万医疗险的理赔发生率和人均赔款逐渐成上升趋势,能否获得理赔、多久能获得理赔等问题也成为消费者及保险行业从业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随着大量竞争者的涌入,百万医疗险产品竞争触及阶段性同质化瓶颈,利润率下行压力有所增加。业内人士预测,百万医疗险赔付费用逐年增加,4年内百万医疗险赔付率增加了近20%,预计2020年百万医疗险市场赔付率可能突破35%。

根据中再产险课题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与信用保证险、意外险、车险、责任险等短期险种比较,百万医疗险综合成本率还是属于较低水平,大致在90%。这意味着利润水平仍有调整空间,行业应有10—15%的承保盈利空间。

上述从事保险产品研究人士给记者描绘解构的百万医疗险收入成本结构主要在于固定和变动成本,前者包括平均业务管理费、税收、提留准备金等,大部分保险公司的产品差距并未拉的太大。后者有营销获客(渠道佣金手续费)和理赔售后(赔付金额)、销售量等才是让百万医疗险利润拉开差距的关键。

在互联网平台上销售边际成本递减,初期线上渠道成本相对于线下更低,有利于初期打开经营市场,并非是一以贯之的渠道。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研究员朱俊生告诉记者:“需求总量在增加,导致险企给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争取新客的成本(渠道佣金)持续上涨。这也表示高转化率的自营渠道能降低成本,进而压低成本用以回馈于消费者。”

当前来看,持续增长的诉求和利润的承压正倒逼行业转型,通过技术升级抬高行业天花板成为各方参与者的共识。上述人士表示把控渠道成本、持续优化产品的技术驱动型保险公司,才能实现长期盈利。

“通过数据驱动制定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在第三方渠道获客的成本走高背景下,保司注重渠道拓展、深耕自营平台并配套多元运营是决定保险公司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上述人士坦言,但显然有这样资金实力、市场份额的局限在头部险企。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监管曾发布《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而业界多个百万医疗险产品条款在续保、退保现价等设置上多不符合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如按目前征求意见稿,现有的已备案一年期百万医疗险均在2020年6月1日前停售,以符合规范的更新产品来替代。

这对目前还在销售相关产品的保险公司会造成哪些影响?产品升级是否迫在眉睫?上述《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保险公司应当于每年1季度,将上一年度个人短期健康保险综合赔付率指标在公司官网进行披露。”

“在定价上,从长期来看,通过价格来争抢客户的做法会遇到很大问题,随着理赔增加,精算不得不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调整费率,让价来争抢客户的做法很难持续。”上述从事保险产品研究人士告诉记者:“因为互联网营销渠道快速反应市场喜好,能够帮助健康险产品实现快速迭代。百万医疗险比传统险种开发周期缩短一半,最快半个月至一个月内就能上线运营。”

朱俊生也认同产品迭代是非常迅速的,并非主要矛盾。披露综合赔付率指标未来让消费者感知到多少成本是用于保障成本也能降低信息不对称。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