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疾险短期销售承压 长期市场需求依然巨大

来源:证券时报 2021-04-13 05:4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新重疾险短期销售承压 长期市场需求依然巨大)

今年一季度,重疾险的销售前高后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一部分来自重疾险新规切换。由于重疾险自2月份已经切换为新产品,3月份销售并不太乐观。不过,保险业界对此有冷静认识,这是受特殊事件影响的特殊情况,长期看重疾险仍有巨大市场需求。与此同时,业界将二季度视作打开新重疾市场的关键时期。

一季度销售前高后低

回顾一季度的开门红时段,虽然目前官方数据尚未公布,业内人士透露的总体感受还是整体比较好,但整个一季度,重疾险销量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

从监管公布的前2个月数据看,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费收入万亿大关的突破,达到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3.9%,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较高增速。此前的1月份,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3.5%。

对于开年“整体市场比较好”,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这与1月31日重疾险新规切换有关,该事件极大触发了市场的需求。而2月份的增速维持较高水平,与去年同期受到疫情冲击致基数较低有关。

进入3月份后,随着开门红步入尾声,叠加重疾切换的影响,保险销售出现低量,重疾险销售面临压力。

招商证券非银一季报前瞻研报认为,市场对于保险板块二季度负债端的表现过度悲观。尽管3月以来保险销售遇冷,但可以理解为开门红大跃进+重疾定义修改后的自然脱力现象,皆为短期原因所致。展望二季度,销售环比将会显著改善,且预计销售队伍的以新换旧将持续助力销售改善,再考虑到下半年基数非常低,新单销售将有望实现U型反转。

对于重疾险接下来的二季度,保险公司给予了足够重视。例如,新华保险4月9日举行的2021年一季度业务工作会议提出,二季度是打开新重疾市场的关键时期,打好二季度是实现年度目标的唯一路径。据悉,该公司一季度业务目标已全面达成。

重疾险有巨大市场需求

对于3月份重疾险销售面临的压力,保险业界有着理性的分析。例如,太保寿险拟任董事长潘艳红在中国太保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这是由重疾新规切换的特殊事件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现象。从长期来看,整个社会客户端对重疾保障的需求,还有非常大的空间,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现在重疾保障的平均保额相对不足,与重疾真正达到保障目的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二,客户对重疾险的需求内涵在不断丰富和升级,从简单的重疾财务保障,更多转变为对综合解决方案的需求,包括院前、院后护理等多方面,这是未来保险行业转型的一个很大的方向;第三,重疾的客户需求也在分层,比如目前对非标准体客户的健康和重疾保障远远不够。

潘艳红认为,面对市场需求,最重要的是,保险公司要加快自身供给能力的全面升级,跟上客户重疾需求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银保监会向保险公司发函,就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征求意见。本次意见稿提及多个领域丰富人身保险产品的方向,包括推进普惠保险快速发展、提高重大疾病保险保障水平、提高老年人与儿童保障水平、加大特定人群保障力度等。

新重疾险有三大特点

的确,重疾险的变化是今年保险市场最主要的变化之一,也将为未来若干年重疾险产品的形态奠定基础。自2月1日起,重疾险产品全部为依据新的重疾定义和新的重疾发生率表而研发的新产品。

新重疾定义的主要变化包括,保障范围方面,扩展了法定保障病种,主要为重疾保障扩展至28种,新增3种轻症赔付比例不超过30%,同时规范了疾病定义;理赔标准方面,心脑血管疾病变友好、恶性肿瘤则变严格,整体赔付标准更清晰。

“过去老定义的重疾产品,其实已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新定义下的重疾,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同质性比较严重,基本上都是‘很全’的标配,责任多样化、产品复杂化。”中再寿险总经理田美攀3月底在中再集团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介绍。这种复杂性有多重体现,比如,过去产品上的中症是比较少的,而现在几乎所有的产品责任都包含轻症、中症、重症,“轻中重”成了标配。

田美攀还表示,新的重疾险第二个特点是功能多样化。现在的重疾险不仅仅保障重疾,有的加入了长期护理保障,有的加了一系列的服务,比如绿通、多学科会诊等;第三个特点是产品模块化。一些公司开发了极简产品,以附加险作为模块插入产品中,满足不同客户群的需要。

他表示,总体上重疾产品的价格出现个位数百分比的小幅上涨,但保障责任跟过去相比增加了不少,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新的重疾险产品还是有一定吸引力。

长江证券3月份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新旧定义切换后,大公司和中小公司产品性价比差异缩窄,特色化逐步显现,产品竞争力上升。展望后续的行业发展,产品创新是颇受重视的发展变量,将成为需求激发和竞争格局改善的重要推动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