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突围 这家中小寿险公司如何从“0”到“1”——专访三峡人寿董事长黎已铭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21-05-10 04:5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十年突围 这家中小寿险公司如何从“0”到“1”——专访三峡人寿董事长黎已铭)

“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最具成长性保险公司的愿景指日可待,我们一定会为之而不懈努力。”展望未来,黎已铭信心满满。

“2017年12月15日是三峡人寿历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为了这一天,我们等了整整七年。”回想起申筹和筹建的那几年,三峡人寿董事长黎已铭感慨万千,“我们太不容易了,经历了太多,吃的苦太多了!”

令他欣慰的是,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如今,刚过完三周岁的三峡人寿已步入正轨,并在西部唯一直辖市——重庆,闯出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七年筹建背后有哪些难忘的故事?开业三年经营成果如何?作为地处西部地区的保险公司,如何突破人才和经营环境限制?攻关之年又有哪些难题待解?近日,三峡人寿创始人兼董事长黎已铭在重庆接受了《国际金融报》记者独家专访,为我们讲述了三峡人寿从“0”到“1”的十年成长之路。

七年艰难筹建

思绪拉回到十年前。

2010年,黎已铭在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西南站任副站长、新闻发展中心副主任,凭借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和多年金融工作经验,他认为帮助百万三峡库区移民解决养老、医疗、再就业等问题大有可为。

于是,黎已铭提出了筹建三峡人寿的建议。建议提出后,受到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黎已铭被推荐为筹备组组长。2011年2月14日,三峡人寿筹备组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三峡人寿正式发起筹备。

万万没想到,三峡人寿的筹建之路会如此坎坷,困难接踵而至:监管环境加严,有的股东退出,高薪聘请的专家纷纷选择离开;筹备组账上资金所剩无几,在即将过春节的时间点,一百多号员工等着发工资……

“实在没辙了。我只能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120多万元准备给员工发工资。”黎已铭说,即便再困难,他也没想过放弃。

终于,在2016年3月23日,原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准筹建三峡人寿。但黎已铭并没有松懈,仍来回奔波于重庆和北京两地。2017年12月15日,北京寒风呼啸,在焦急等待中,黎已铭收到通知——三峡人寿获得了原中国保监会的开业批复和设立许可。

“获得开业批复本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我却高兴不起来。我清楚知道,为了这一天,我们筹备组的全体人员经历了多少磨难,吃了多少苦,这一天有多么来之不易。”黎已铭回忆道,当时,秘书推来一个蛋糕,还是带寿桃的,他才反应过来,当天是自己的生日。从此,“我和公司同一天生日,这也是莫大的缘分啊!”

从“0”到“1”

开业第一年的艰难程度,大大超出了黎已铭的预期。

“经营管理比我想象中难很多!”黎已铭直言,保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种硬性约束对一家小公司、新公司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而且,公司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并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全部要靠自己摸索走出来。

“开弓没有回头箭,三峡人寿只能做好,必须往前走。”2019年初,黎已铭立下军令状,带领公司全力以赴,并重新确立了适合公司发展的管理模型、业务模型、渠道策略等。

记者了解到,开业第一年,三峡人寿保费收入仅过1000万元。2019年绝地反击,全年收获保费收入逾9亿元。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实现原保费收入11.02亿元,同比增长20.22%,净亏损收窄至1.05亿元。据了解,三峡人寿在业务结构、业务品质、渠道拓维等方面均位于同期成立的人身险公司第一梯队。

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三峡人寿始终坚持践行价值理念,实现价值成长。产品结构数据显示,2020年三峡人寿实现长期期缴业务2.49亿元,占新单保费比例26.7%,占比提升20.16个百分点;健康险占公司新单保费比例达到25.77%;续期业务快速增长至1.7亿元。从渠道数据来看,三峡人寿通过“多元化”渠道展业,网销、中介等新兴渠道新单保费收入同比增长均超300%,新单保费占比达30%,成为公司新业务发展重要支撑。

“走过了头三年这个艰难的槛,应该说,我们算是给政府、股东、员工、客户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回看经营三峡人寿的这三年,黎已铭眼神坚定,言语铿锵。

“筑巢引凤”

不容否认,地处西部地区的保险公司,人才和经营环境均受到一定局限。黎已铭坦言,人才引进确实存在一些困难,经营环境与发达市场相比,也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

他告诉记者,公司对人才问题一直都有很清醒的认识。

如何引进一流人才?黎已铭认为,首先要“筑巢引凤”,即要有很好的“巢”,除了三峡人寿自己的平台,更多是要有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并且对人才的职业生涯有合理的规划。

他表示,重庆市政府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人才振兴战略,除了有很好的人才引进资金计划,还有税收优惠、家属就业、创业扶持等一系列相关利好政策。

黎已铭补充称,虽然重庆市场的消费群体和市场容量均受一定限制,但这并不是制约一家保险公司发展的先决条件。三峡人寿是一家全国性保险公司,它一定包括但不限于在重庆地区发展,公司一定会想办法走出去。

如何走出去,并获得更多客户,弥补自己的短板?黎已铭指出,公司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在重庆以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公司科技金融赋能的优势,全面实施“大中介”营销战略,进行有效资源的整合。

三道难题待“攻关”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期,也是三峡人寿奋进“攻关”的关键之年。

面对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黎已铭说,三峡人寿将紧抓“十四五”规划全新机遇,以“资产负债匹配下的价值成长”为主题,以优秀人才为驱动,以科技赋能为支撑,全面实施“大中介”营销战略,深耕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业务领域,打造最具成长性的保险公司。

“公司首要目标是完成董事会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这是眼前的现实。”黎已铭称,除此之外,还要解决现在制约其发展的几个瓶颈。

一是目前公司注册资金为10亿元,资本金偏小不利于公司做大做强。二是随着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偿付能力承压。三是准备金覆盖率等刚性约束的指标,公司必须要满足监管要求。

“我们希望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资本补充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解决我们吃饭的问题,需要我们首要攻关。”黎已铭透露。

在预期盈利目标上,黎已铭表示,低利率环境下,如果仅靠利差,尤其投资利差来实现盈利,仍存在较大压力,不可能长期持续,能如期按照行业“七平八盈”规律进行是三峡人寿努力的目标。“从长期主义的经营思路以及为客户负责的角度来讲,很有可能盈利过程还会长一点。但我们会通过科技赋能等经营战略,争取能够缩短盈利时间”。

“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最具成长性保险公司的愿景指日可待,我们一定会为之而不懈努力。”展望未来,黎已铭信心满满。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