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清华大学陈秉正: 保险新需求和传统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中国保险业是充满希望的,相信一定会在各方积极努力下,实现持续稳健的较快发展,在不远的将来,使中国成为一个保险强国。”作为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亲历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正如陈秉正所言,中国保险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40年,在为社会提供了广泛经济保障的同时,也在资金融通和社会风险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保险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发展较快、重要性程度不断提高的行业之一。
陈秉正坦言,从2017年起,中国的保费收入开始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国家,但仍不是一个保险强国,表现为人均保费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60%,保险深度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70%,人均有效寿险保单数量、保险业人均产能、以GDP衡量的保险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等指标均和发达保险市场有较大差距,保险业整体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来还有很大发展潜力。
为了推动中国保险业更好地发展,陈秉正指出,中国保险业发展中面临的三个突出问题:首先,新需求和传统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发展、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变以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保险的需求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但总体上看保险业还没有从供给端作出及时、充分的转变,以满足不对增长和变化的保险需求。
具体而言,从企业方面看,需要提供更全面的风险管理服务,提供能适应企业生产和经营方式转变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如对无形资产风险、网络风险、供应链中断风险、营业中断风险、政治风险等提供保障的产品和服务;从个人方面看,在消费升级、城市中产阶层群体兴起、人口老龄化、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形成等背景下,保险需求的主体、内容、特点等均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保险的需求已经由单一保障向综合需求转变,主动消费、有效交互、良好体验正成为客户实现保险需求过程的新特征。
其次,新技术正给保险业带来严峻挑战。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自动驾驶技术、基因技术等正在迅速融入保险业,深刻影响了保险业的经营和发展模式,推动了保险业的数字化转型,保险科技已成为保险业发展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现象。
此次,竞争日趋激烈,新成立的小型保险企业发展困难。近年来,国内保险企业数量增长迅速,大量资本流入保险业,但大量新进入的保险企业仍在沿用传统经营方式,照搬现有产品,导致产品和服务的高度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由于小型保险企业在客户资源、机构网点、资金实力、销售渠道、人才等方面均明显不足,导致其发展困难,在财产保险行业尤为如此。
陈秉正建议,为有效解决保险业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解决好制约保险业健康发展的深层问题,如经营理念落后、发展动能单一、创新能力不足、有效监管缺失等。“我相信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行业内外的重视,会在未来得到积极的解决。”
(原标题:清华大学陈秉正: 保险新需求和传统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丨南财保险高端对话)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