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们还在“谈癌色变”吗?)
即便是医学进步的今天,人们仍是“谈癌色变”。大家还是难以理性对待重疾,通常有两方面误解:
其一,大家觉得,自己身体健康,不可能得重疾。其实重疾的发病率真的很高,特别是从人的一生来看,如果活得够长,基本都会得上某类重疾,只是时间早和晚的问题。现在重疾更有年轻化的趋势,只是平时大家都不愿去想,不自主地选择了回避。
其二,大家觉得,万一得了重疾,生活就完了。其实重疾的治愈率也是蛮高的,随着医学越来越发达,以前的绝症也逐渐变成了可控制的。
医学上有个概念,“5年生存率”。癌症患者如果5年后还生存着,那医学上认为他的生存概率与常人没有太大差别。但在这5年里,工作强度肯定不能太大,最好能歇下来,同时还要保证长期康复、护理,可能至少要1个家人放弃工作长期陪伴。
关键是:这要命的5年,能歇下来吗?
在肿瘤医院手术时,听医生们说起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中国好声音”女歌手,当时她的乳腺癌手术很成功,医生们认为复发率不到5%,但就是在术后的几年内,忙于选秀比赛、演唱会,连复检的时间也无法保证,最终复发,一切无可挽回。
高高是2018年初做的甲状腺切除,现在也处在这个5年期,其实特别能理解。
说实话,真的歇不下来。
30岁在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经济压力、发展压力之下,原本全力拼搏都不够,怎么敢完全歇下来?
只能庆幸自己得的病不那么严重。“甲状腺癌”在业内有时甚至被称为“喜癌”,因为恶性程度不像其他癌症这么高,治愈率高、费用低,但又能得到同样的赔付额度。这种病最近甚至快被“踢出”重疾范围了。
哎,可惜高高之前保险意识不强,什么都没买。
大家可不要学我。
重疾险是家庭保费的大头,通常占到60%~80%。但重疾险又极为复杂,下面将通过回答常见的六个问题,来把重疾险说清楚。
重疾险是什么?
● 重疾险是怎么来的?
保险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而重大疾病保险(Critical Illness Insurance)产生于1983年,距今不过短短的36年,却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一个险种。究其原因,正是因为重疾险满足了现代人的需求。
也许你想不到,重疾险的创始人不是保险人,而是一位南非的医生(见图2-6),马里优斯·巴纳德博士(Dr Marius Barnard)。他是一位伟大的**外科医生,曾协助其哥哥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移植手术。
关于重疾险,大概没有比巴纳德博士在2006年的忆述更能阐明其初衷和作用了,部分摘录如下:
我来自南非,我是一名**外科医生,我从事医生这个职业已经超过50年了;我还曾担任过南非国会众议院议员长达9年时间;后来,我从1983年起开始从事重大疾病保险业务,到现在也已经有22年了。谈谈我当初设计重大疾病保险的初衷吧。
我的一个病人:她是一位34岁的女士,这位女士有自己的事业,离过婚,还带着两个孩子。我们在她的肺部发现了癌细胞。通过手术,我们切除了癌细胞肿块,接下来两年,这位女士回去依旧工作,在此期间,她的癌细胞向另一片肺叶转移。
两年后,她再一次来到我的诊所,从她的眼神中,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死亡的讯息。她呼吸急迫,脸色苍白毫无血色,眼神中布满了对死亡的恐惧。
她还在工作,她需要为孩子们留下积蓄,为他们赚足汽油费,房租还有教育基金。两个月后,她去世了。为什么?为了照顾她的孩子们,为了给他们更多的保障。
我们失去了她,她本可以在确诊后和孩子们分享更多的时间,可是她却需要挣更多的钱。
这些使我陷入了沉思,我还能举出上百个这样的例子,他们确诊之后获得了治疗,活了下来,可是他们在财务上却“死”了。作为医生我可以救治病人,甚至可以延长和挽救病患的生命,可我却不能解决病患因为缺钱而放弃治疗。
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大家都需要保险,不光因为人人都会死,还因为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因此,我当时就产生了设计一种保险产品的想法,它能够解决病人在被确诊重大疾病的时候能够获得一笔保险金来作为治病的费用,而不是到身故以后才获得赔偿,那样对于病人治病无济于事。
重疾险能够让我的病人们舒适地度过生命中最糟糕的时光,我很欣慰越来越多的病人说:“谢天谢地,谢谢我的顾问,至少在我的身体健康恶化的时候,我的财务还是健康的。”这对于我而言着实是个荣耀,因为我也参与了其中,这个发明太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