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平安高管变阵:两大用人特征 寿险业务改革路向何方)
“双节”假期前,中国平安高管变阵引发了市场瞩目。
这次调整牵涉多个核心岗位,其中,龙泉被任命为平安产险党委书记,经核准后或将出任平安产险董事长兼CEO;平安产险原董事长孙建平接替郭晓涛出任集团首席人力资源执行官;而市场最为关注的,莫过于联席首席执行官兼常务副总经理陈心颖的离任,这位入主平安已有十年的“打工女皇”因个人及家庭原因辞职,属于继任者郭晓涛的新时代从此铺展开来。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调整不仅展现了中国平安颇为独特的用人之道,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年来平安寿险业务发展状况。而在“4渠道+3产品”战略的引领下,平安寿险改革究竟走向了何方,又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我们也得以在这个特殊时间点管窥一见。
产险、“外脑”背景受青睐
自2013年加入平安以来,陈心颖曾历任集团首席信息执行官、首席运营执行官,2018年起正式担任常务副总经理、联席首席执行官。在加入平安前,陈心颖曾在麦肯锡工作过十余年,彼时的中国平安正在依托麦肯锡进行IT治理。或许是适逢平安国际化推进中的“外资”“外体”“外脑”的“三外”战略,陈心颖作为重要的一环空降平安,也为平安的业务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公告中,平安对陈心颖多年来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简要归纳,“10年在职期间,陈心颖深度参与平安科技战略规划升级,推动平安从综合金融公司转型成为‘金融+科技’公司”“深度参与制定并推动了平安寿险的改革及医疗养老战略”。不难发现,在这段不长也不算短的历程中,“科技”和“寿险”成为陪伴陈心颖十分重要的两个关键词,同时,这也是平安这艘巨轮在转型奔流中不可忽视的两个环节。
作为继任者,平安在公告中对郭晓涛给予了很高的期待,称其是“集团重点培养的复合型高级潜力干部”。据了解,郭晓涛2019年才加入平安,曾任平安产险常务副总经理,集团首席人力资源执行官。在加入平安前,郭晓涛担任过波士顿咨询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等职。
“入职平安后,郭晓涛积极牵头推动产险全面数字化转型、集团人力资源经营改革及制度化建设等重要工程,展现出了优秀的战略领悟力和规划能力、执行力和责任担当”,从公告简约却不简单的陈述中不难看到,平安对这位有着产险印记的大员十分认可。公告还强调,随着平安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发展,郭晓涛也将负责主导平安“医疗养老”战略及科技业务相关战略,同时分管保险事业群及相关成员公司。这也意味着在手握科技利器的同时,郭晓涛将全面接管平安寿险改革等事宜。
当梳理平安近年来高管变阵时,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来自产险的高管往往更易身兼重任,特别是有“外脑”背景的更受青睐。
2018年,平安的管理体制迎来变革,在马明哲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任汇川担任总经理同时,首提设立三位联席首席执行官,由李源祥、谢永林、陈心颖共同担纲,统筹管理个人、公司和科技业务。后来,平安的核心高管队伍不断变阵,业内常说“变,才是平安唯一的不变。”
2019年10月,任汇川辞去集团总经理一职,由联席CEO谢永林接任。随后,任汇川转任副董事长。紧接着,李源祥宣布辞职,转而担任友邦保险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友邦“天价薪酬挖角”反而成为业内佳话,平安一直被视为金融领域的人才“黄埔军校”。
2020年7月,马明哲辞任首席执行官,仅担任董事长一职。为加强“执行官+矩阵”集体决策机制,曾在德勤任职、有多年实战经验的姚波出任联席CEO。彼时有业内人士就曾表示,此举一是说明平安的联席CEO机制更加成熟,人才梯队更为完善。
去年,姚波卸任CFO一职,半年后因“个人及家庭原因”辞去联席CEO、常务副总经理等职,并由公司执行董事调任非执行董事。紧随其后,平安产险总经理助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张智淳出任集团首席财务官(财务负责人);今年7月,平安首席运营官付欣出任集团副总经理,无独有偶,付欣也曾拥有丰富的咨询、审计背景,曾任罗兰贝格管理咨询金融行业合伙人、普华永道执行总监。
平安寿险董事长杨铮1964年出生,早先曾有多年的产险经历。陈心颖与郭晓涛的交接,似乎还在延续着平安“个性鲜明”的用人之道。
如何依托集团战略和科技实力,让寿险发展更精进?
“金融”和“科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平安最具特色的两个标签。
早在2003年,陈心颖还在麦肯锡工作时便与平安结下不解之缘。彼时的平安正积极筹划搭建上海张江后援中心,陈心颖以麦肯锡全球董事的身份参与其中。这一集中运营后援平台在当时的国内尚无先例。
陈心颖曾强调,当行业普遍还是用IT服务金融时,平安却喊出“科技引领金融”,很明显科技在这里不是配角。不久后,她正式入主平安,成为平安改革转型的贡献者。
在平安的大事记表中记录着这样一个细节,“2012年陆金所成立,平安互联网金融全面布局”。陈心颖也曾指出,陆金所的成功运营标志着通过科技孵化、把金融产品和服务相结合的B2C业务正式走上台前。在那个“互联网金融”概念还未被所有人熟知的时期,平安已经围绕“医、食、住、行、玩”生活场景,在陆金所、万里通、平安健康互联网等方面广泛发力。2014年年报中,平安首次将这部分以“互联网金融”板块方式呈现给市场。
随后的几年,互联网金融茁壮成长,各家机构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平安的“代表作”层出不穷。陆金所控股、平安好医生、金融壹账通、平安医保科技等多家独角兽企业扬名江湖。
2017年,平安“金融+科技”的玩法有了与时俱进的变化,聚焦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业务,探索“金融+生态”转型赋能,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平安市值突破万亿,三十年的发展积淀使其成长为行业和科技的领跑者之一。
2019年末,中国平安科技公司估值总额达691亿美元,当年平安的科技业务总收入达821.09亿元,同比增长27.1%。2020年,平安科技业务归母营运利润大增90.8%,2021年则上涨了19.5%。
近几年,平安持续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开发用AI赋能业务、运营和服务场景,2022年末平安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数字医疗业务领域等专利申请数排名均为全球第一位,AI坐席服务量覆盖平安82%客服总量,进一步驱动了产品销售规模提升。在寿险业务大刀阔斧推进“4渠道+3产品”改革过程中,尝试了很多新模式,也遇到了很多新挑战,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仍面临连年下降的情况。
陈心颖曾亲自推动“4渠道+3产品”改革,公告中称赞其“为公司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管挥别迎新之际,我们也得以梳理下过去几年平安寿险的改革效能。
平安寿险的转型改革始于2018年,2019年底正式实施。2020年中报致辞环节,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曾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寿险传统模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平安必须进行全面的寿险改革。“我们酝酿了两到三年的时间研究改革策略,寻找到一条新旧动能转换的寿险发展之路,现在抓住时机进行调整,为未来的持续增长打好基础、做好准备,确保形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平台”,马明哲强调。
2020年以来,平安的寿险改革征程全面起步。平安积极应对产品同质竞争、客户需求变化等外部挑战,在经历改革的阵痛期后,平安寿险业务专业化销售渠道更为均衡,经营效能企稳向好。
透过平安2023年半年报可以看到,寿险改革成效显著。得益于宏观经济整体回升,市场需求逐步复苏,2023年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新业务价值259.60亿元,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幅增长45.0%(同口径)。业务品质稳步改善,2023年上半年平安寿险保单继续率显著改善,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25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7.0个百分点。同时,代理人渠道实现新业务价值213.03亿元,同比增长43%(同口径),队伍产能有效提升,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94.3%。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院长王绪瑾指出,在当下资本市场较为低迷的背景下,寿险公司更要从自身负债端多考虑,在承保方面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对规模进行一定控制,在险种方面可以多考虑一些内含价值高、占用资本金比较少的产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相比于代理人数量的主动减少,代理人质量的提升更为重要。在当下各机构代理人普遍收缩的背景下,能否吸引来经验、学历方面更有优势且对保险有热情的人选是重中之重。
在8月末举行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陈心颖曾表示,三年寿险改革成效是显著的,渠道综合实力大幅增强,虽然代理人数量有所下滑,但公司更看重的是人力质量发展。她强调,寿险改革这三年是成功的,我们对日后的长期发展也充满信心。
此番郭晓涛接任掌管寿险业务后,预计将依托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驱动战略,积极发挥平安的科技能力,持续为寿险未来业务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市场正拭目以待。
国泰君安在近日的研报中也指出,新任联席CEO与前任联席CEO专业背景一脉相承,预计将继续推动寿险改革等核心战略。(金融界保险 宋源珺yuanjun.song@jrj.com.cn)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宋源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