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镁信健康新总裁来了!业务模式健康还是病态?特药险是灵药还是险滩?)
近日,金融界保险获悉,镁信健康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小栋发布内部信称,王润东已正式加入镁信健康团队,出任公司总裁。
作为“医+药+险”这一模式的代表,镁信健康近年来频繁在“惠民保”和“特药险”等业务上布局,但相关产品均面临一定争议。
此外,尽管已完成数轮融资,资方阵容也十分豪华,但镁信健康的上市之路依旧扑朔迷离,甚至去年6月还卷入一桩“窃取核心商业机密”的纠纷之中。
险企高管加盟,引发布局联想
张小栋在内部信中表示,“王润东先生正式加入镁信健康团队,出任公司总裁。接下来,他将与我紧密配合,逐步参与到公司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
对于王润东职务变动一事,市场可能更多还停留在今年9月阳光人寿的一纸公告。
彼时,王润东因个人原因辞任阳光人寿总经理(总裁)职务。虽然公告并未指明王润东未来去向,但据业内人士表示,不排除他将在科技、医养等领域开辟新的赛道。
从公开资料来看,出生于1975年的王润东,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在2019年正式加入阳光人寿之前,他曾长期供职于中国太保。而令行业印象深刻的不仅是他和太保结缘二十余载的故事,更是他对行业细致、深刻的认知。
今年4月,在一场行业会议上,王润东对寿险业转型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他强调,目前比较现实的,是从产品驱动到需求驱动,是从个人保单到家庭保障,是从保险补偿到解决方案,是销售队伍有更高的专业度与之匹配。
正如张小栋在镁信健康内部信中所说,作为一名资深的保险从业者,王润东在保险行业拥有广泛且丰富的经验,“他深刻理解保险行业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对保险业务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除引入王润东外,镁信健康还将曾在太保和大家保险有过多年辉煌履历的“老将”徐敬惠招致麾下。值得注意的是,徐王二人曾在太保有较长时间的共事。
险企高管接连加盟,这不禁让人对镁信健康的未来布局浮想联翩。随着此番王润东入局,镁信健康会有哪些新的变化,其现有的业务模式是否会被打破,这一切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业务模式隐忧,部分产品下架
作为“医+药+险”这一模式的代表,镁信健康致力于在药企、保险公司、医院和患者间架起桥梁,该公司拥有广泛的健康服务网络,已与70+家药械企业和80+家保险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中不乏人保、国寿、平安、太保、太平、新华等头部险企。
(来源:镁信健康官网)
近年来,镁信健康频繁在“惠民保”和“特药险”等业务上进行布局。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初,镁信健康参与的惠民保项目已遍及全国100+城市,惠及患者近200万人。然而,据中再寿险发布的报告显示,虽然目前惠民保总参保人数续年稳定,但每年仍有2-3成人群选择退出,部分产品已经出现了增长乏力情况。
此外,惠民保产品普遍具有高赔率特点,部分地区赔付率甚至在70%-90%,这对产品整体的盈利性提出很大挑战。某保险科技公司人士表示,一方面,高赔付率代表着产品保障能力足够强,这对民众参与意愿是一种提升,更全面彰显了惠民的本质;但另一方面,高赔付率的惠民保产品不仅造成保险公司赔付成本提升,对镁信健康这样的三方机构来讲,也将打压其利润空间,增加长期经营的不确定性风险。
相比起来,镁信健康“特药险”业务面临的形势则更加严峻。
去年8月,原银保监会财险部曾下发一则《通报》,直指“特药险”这类通道业务。《通报》强调,部分公司与拥有互联网医院、健康科技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关联公司的相关业务集群开展合作过程中,用特定药品团体医疗保险方式承保客户因已确诊疾病发生的后期药品治疗费用。并且在实际业务承保中,公司通过将等待期设置为0天、将保险责任终止条件设置为给付一次等方式迎合业务模式需求,保费收入与药品价格相近,从收取保费到支付赔款间隔时间较短,且公司未参与掌握核心风险管理环节,业务持续亏损。
特药险这类“创新支付”模式已在药企、三方管理机构和保险公司中十分流行,当特药产品无法入医保目录时,用保险手段助力患者支付就成了一种可能实现的情境。
据了解,镁信健康曾在2022年联合平安养老险推出“意外险+女性特药保险”“安康特药保”等产品,但目前这些产品均已无法在平台购买。
有财险业人士指出,“特药险”因多方需求而产生,保险公司可以扩大保费规模,三方机构可以赚取通道费用,药企端则促进了销售行为。这类业务看上去更符合所谓的大数法则和射幸原则,但产品背后往往仍是确定的一笔赔付。
该人士还强调,我国健康险市场发展较短,行业仍在不断摸索之中。自2020年起,健康险增速面临下滑,截至去年末,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8653亿元,仅同比增长不到2.5%,增速下行压力显著。
融资故事不断,上市之路漫漫
公开信息显示,镁信健康成立于2017年8月,注册资本为7311.7万元,早先由上海医药完成孵化,2022年11月完成股份制改革。目前,镁信健康排在前三位的股东分别为张小栋、上海医药大健康云商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12.66%、10.89%和10.8%。
今年1月,镁信健康宣布完成C+轮融资,引入汇丰作为战略投资者。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镁信健康成立以来完成的第8轮融资。
2019年,镁信健康完成A轮融资,资方为赛富投资基金和博远资本;2020年3月,镁信健康获国寿再保险的战略性融资;2021年3月,镁信健康完成10亿元的B轮融资,蚂蚁集团、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创新工场联合领投;2021年8月,镁信健康又完成超20亿元的C轮融资,博裕资本、建峖实业投资联合领投,中银投资、光大控股、中金公司等跟投,资方阵容可谓十分豪华。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背景光鲜、备受资方青睐的“独角兽”企业,却在上市路上和其他同业对比中稍显暗淡。相比之下,与镁信健康业务模式相近的圆心科技已于去年10月向港交所更新了招股书,思派健康则在历经三次闯关后,于去年12月在港交所成功挂牌上市。
在上市路前途未卜之际,镁信健康还在去年6月卷入了与天笑科技的“窃取核心商业机密”的纠纷之中。据了解,该案目前仍在办理中,但因国内交易所普遍存在一条规定,即“发行人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而发行人申请公开发行并上市不得存在上述情形。因此,从短期来看,镁信健康的上市计划何时可以重启恐怕还是未知数。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尽管资本频繁加持让镁信健康看上去离上市很近,但能否打破自身业务壁垒、真正跑通“医+药+险”的闭环或许才是关键。
在新的人事变局切换之际,属于镁信健康的变革或许已悄然酝酿,即将浩浩汤汤扑面而来。(金融界保险 宋源珺yuanjun.song@jrj.com.cn)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宋源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