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资金周转,山东的一对果农夫妇坐在果园的苹果树下,在手机上完成几个动作,几分钟就借到了一笔保单贷款。华为非洲公司员工杨先生用手机完成保单业务,也只花了3分钟。
这些发生在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透露出一个有趣的现象——“AI时代”,保险正变得越来越“聪明”。
认证手续繁琐、理赔周期冗长、各类欺诈防不胜防……这些曾经无法回避的“痛点”,促使保险业张开双臂,拥抱扑面而来的高科技。
据了解,平安人寿将平安集团自主研发的AI技术贯穿运用于保险服务场景之中,构建出业务甄别、风险定位、在线自助、空中门店四大能力。
平安人寿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当说,“智慧客服”能依托生物识别,迅速确认客户身份,并通过人机交互技术匹配客户需求进行智能推荐。在身份鉴定并匹配风险画像基础上,这位聪明的“客服”可依据风险预测、关系网络、反欺诈等计算模型定位客户及待办业务的风险等级。
眼下,借助影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医院联网等技术和资源,通过决策树、电子签名等手段,平安人寿90%以上低风险业务可实现自助办理。而依托智能派工系统、双向通讯、云平台等技术打造的“空中门店”,则可服务于中风险业务的远程视频办理。
越变越“聪明”的保险业,给百姓带来的便利显而易见。在平安人寿,从保单信息确认、受益人变更到生存金领取、理赔及保单贷款的所有保险业务都能在线完成。数据显示,“智慧客服”问世后,件均服务时长从传统模式的4天缩短为10分钟,96%的投保能实现实时承保,70%的理赔客户可以在30分钟内获得赔付。
AI等高科技的加盟,也改变着保险业的传统扩张模式。
平安人寿近期在全国启动“智慧客服体验周”活动,丁当以“一日店长”的身份现身平安人寿上海外滩智享门店,参与了柜面人员通过“智慧客服”为客户远程办理保单价值部分领取等四项业务的全过程。以往,这些业务需要客户亲自前往柜台办理。
“如果以传统模式支撑平安人寿的业务增长速度,未来五年我们需要将全国营业网点数量增加至5500个,所需员工数量达到9万名。而我们现在的规划是到2022年实现现有55家智享门店"零增长",节约服务人力约8万人。”丁当说。
从中国人寿联合百度实施“智慧国寿”战略,到合众人寿牵手阿里云推出人工智能机器人“小Ai”,再到泰康人寿在线智能服务机器人“TKer”高调亮相……尖端AI技术与传统保险业的亲密拥抱,正令后者变得更“聪明”、更快捷、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