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与福利保障相关保单人均不足0.5张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作者:刘艾琳 2015-01-13 07:49: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保监会人身险部主任袁序成:与福利保障相关保单人均不足0.5张

1月12日,《2014中国企业员工福利保障指数大中城市报告》发布,首次对外披露我国目前大中城市企业员工福利指数为66.5,处于评级基准第三档,即福利保障处于基础水平。

报告以全国50个大中城市4500多家企业人力信息和问卷调查为信息基础编制得出。该项目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关系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当天,保监会人身险部主任袁序成在该发布会上公布了三组数据。

2014年前三季度,整个与福利保障相关人身险有效保单6.3亿张,相比全国13.6亿人,人均不到0.5张。为26.54亿人次提供了180.6万亿元的风险保障。

2014年健康险业务规模已达1587亿元,增长41.3%,持续高于保险业增速。

保险业积极参与企业年金,到2014年11月,保险业受托服务的企业为4.4万个,涉及职工超过800万人,受托管理资产2960亿元,投资管理的资产超过 340 0亿元,分别占比市场70%和50%。

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经济新常态、人口老龄化和流动性加速都是完善企业员工保障制度的外在挑战。

他认为,2015年中国步入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意味着各级政府财政支出计划将趋于保守,未来几年内福利保障制度无法过度依赖政府,只能鼓励企业增加投入,并在保险业“新国十条”和个人税收递延型保险试点推动下,使得保障结构多元化、多层次。

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性加速,将从需求上带动保障制度的发展。目前城市化率刚超过50%,离国外的80%水平仍有一定差距,20年后,中国的城市化率保守估计将达到65%,每年农村转移出的人口也将超过上千万。因此,员工的福利保障将是决定员工去留的直接态度之一。

根据报告,一级指标中,充实性指数、公平性指数、满意度评价指数和效益评价指数分别为71.4、62.6、65.6和65.6。

从报告来看,中国企业员工社保覆盖已超过九成,但商业补充保险和非保险福利的覆盖范围并不充足,前者占比约为55%。

在四个一级指标中,公平性指数最低。企业对员工取得福利保障项目设置了过于严苛的条件约束,在员工参加的商业补充保险商,除了成为“正式全职员工”外,还在“工作年限”、“工作表现”、“评职级”、“关键部门岗位”等设置了条件。

报告针对企业员工现有福利状况提出相关建议。针对政府,建议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要着力调整工资奖金等显性收入,还要使员工福利保障的隐形待遇更具合理性;尽快推出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顶层设计,构筑“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报告还建议保险行业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并顺应网络时代要求,实现“智能化、碎片化、社交化和定制化”;提升服务水平,运用科技手段再造产品和服务流程。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