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银行野心未满 人保集团金融全牌照尚缺两席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作者:李致鸿 2016-01-05 08:05:2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华夏银行完成股权转让后,人保集团将成为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的“双二当家”。一位接近人保集团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种局面应该不会长期存在,虽然实现控股较为困难,但人保集团仍希望成为至少其中一家的第一大股东。”

正在努力“攻城拔寨”的保险公司,绝非仅有晚辈后生。

2015年12月28日,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人保财险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获得华夏银行19.99%股权,股权转让价格为230亿元至257亿元。交易完成后,人保即将跻身华夏银行第二大股东。除此之外,人保财险和人保寿险共持有兴业银行13.15%股权,合并后亦是其第二大股东。

但知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人保集团希望看到的并非“双二当家”的身份,并有进一步提升话语权的愿望。当然,这并非易事。人保集团在与兴业银行第一股东“福建系”的沟通中未获妥协。同时,人保财险表示在未来12个月内不存在继续增持华夏银行的计划。

不过,意欲谋求金融全牌照的人保集团,恐怕不会轻言放弃。

在2015年的中期业绩说明会上,人保集团相关负责人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人保集团旗下人保资产已向保监会递交了公募基金牌照申请材料,内部将以事业部的形式进行试点。而2016年,将是人保资产公募基金事业部正式运行的第一年。

目前,在银行、信托、保险、基金、证券、期货、租赁7张金融牌照中,人保集团仅在证券和期货领域未有直接涉足。

谋求兴业或华夏第一大股东

此次向人保财险转让华夏银行股份的德意志银行在2015年10月发布公告称,将减记所持华夏银行19.99%股权,并称“这部分股权已经不再被认为有战略意义”。

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5月,德意志银行入股华夏银行。2008年10月和2011年4月,德意志银行两次增持华夏银行,所持股权最终达到19.99%。

据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人保财险和国寿集团均对德意志银行出让的高达19.99%的华夏银行股权较为感兴趣,但最终人保财险“抱得美人归”。

对此结果,一位知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称,“价格仍是主要原因。”根据华夏银行此次发布的公告,本次权益变动总转让价款最高不超过人民币257亿元,最低不低于人民币230亿元。由此计算,交易的单价为10.77元/股至12.03元/股。截至公告日(12月28日)收盘,华夏银行收于11.44元/股。

在华夏银行完成股权转让后,人保集团将成为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的“双二当家”。一位接近人保集团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种局面应该不会长期存在,虽然实现控股较为困难,但人保集团仍希望成为至少其中一家的第一大股东。”

兴业银行2015年三季报显示,在其前十大股东中,人保财险通过传统——普通保险产品和传统——收益组合分别持有兴业银行9.48亿股和2.81亿股,各占总股本比4.98%和1.47%,分列第二大股东和第九大股东;人保寿险以分红——个险分红和万能——个险分红分别持有兴业银行8.02亿股和4.74亿股,各占总股本的4.21%和2.49%。人保财险和人保寿险合计持有兴业银行13.15%股权,与第一大股东福建省财政厅持有的17.86%股权相差并不多。

而人保财险如果顺利持有华夏银行19.99%股权,则与第一大股东首钢总公司所持20.28%股权相差无几。

一位上市保险公司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银行牌照是保险公司“南征北战”中的重要目标,自己所在的公司自年初起便在与多家银行接洽。“保险公司收购银行牌照是一种趋势,此前银行也曾收购保险牌照。银行盈利能力强,而保险公司销售和投资能力强,彼此的结合有利于金融混业发展。不论其他,单就银保渠道便是一大诱惑。”

目前,除平安集团拥有平安银行、安邦保险控股成都农商行并入主民生银行外,富德生命人寿也已举牌浦发银行和重庆银行。此前,国寿集团控股广发银行的传闻亦颇受关注。

7大金融牌照尚缺两张

种种迹象表明,人保集团正在完善其持有的金融牌照,并不断扩大其版图的外延。

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人保资产已于2015年向保监会申请成立的公募基金事业部,该业务将在2016年提上日程。

人保资产公募基金事业部的销售体系计划最初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重点,逐步拓展到其他城市; 渠道上则计划以机构为主,渠道为辅,电商、直销为补充;而在互联网销售方面,计划将主攻一、两家目前行业最大的互联网平台。

同时,人保集团曾在201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在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再保险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大病医保及第三方支付公司等方面寻求新突破。

人保集团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内部已经成立了相应的筹备组,都在积极运作之中。”

该人士表示,“在银行、信托、保险、基金、证券、期货、租赁,七大金融牌照中,人保集团未直接涉足的仅有证券和期货两项。虽然中诚信托旗下有证券和基金牌照,但人保集团未进行实质控制。不过,仅集齐上述7张牌照已经不能满足于人保集团未来的发展需要。例如,养老金公司、再保险公司等牌照的获得,将使保险主业更加完善,而在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等方面的探索,才能使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相对接。”

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预计,“人保集团的养老金公司牌照有望在2016年两会期间获批。而行业对再保险牌照发放已经开闸,人保集团需要等待的时间也应该不会太长。保监会此前原则上同意人保寿险出资2亿元发起设立的宝付通第三方支付公司亦有望进入实质性经营阶段。”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