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险资能买这些银行的二级资本债了!中小银行补资本难题如何破?更多举措正在路上)
5月27日,银保监会官网正式发布实施新一版《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新版《通知》)。通知明确,保险资金可以投资银行发行的二级资本债券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新版《通知》提到,为贯彻落实金融委相关会议精神,进一步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扩大保险资金运用空间,银保监会对《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发〔2019〕7号)进行了修订。此举将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扩大保险资金配置空间。
28日A股银行板块全线飘红,其中常熟银行以大涨4.08%收盘,宁波银行紧随其后,收涨3.53%。
中小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条件放宽
新版《通知》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一是放宽保险资金投资的资本补充债券发行人条件。取消发行人总资产不低于1万亿元,净资产不低于500亿元的要求;将发行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9%,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1%”的要求调整为“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规定”;取消发行人外部信用等级AAA级的要求。
二是取消可投债券的外部信用等级要求。取消可投资的二级资本债券的债项评级(AAA级)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的债项评级(AA+级)要求。
三是明确保险机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应当达到银保监会规定的标准,并且上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120%。
四是要求保险机构按照发行人对资本补充债券权益工具或者债务工具的分类,相应确认为保险机构的权益类资产或者固定收益类资产,并纳入相应监管比例管理。
同时,新版《通知》要求保险机构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审慎判断投资的效益与风险。保险机构应当强化风险自担意识,持续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应当跟踪监测投资风险,及时履行报告义务。
新版《通知》还提到,新规定有利于丰富保险资产配置品种,拓宽保险资金配置空间;有利于扩大保险机构投资自主权,将投资价值和风险判断的权利更多交给保险机构;有利于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有利于扩大资本补充债券投资者群体,完善市场化发行定价机制。
形成银行保险“双赢”局面
业内人士表示,新版《通知》一方面降低了银行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要求,帮助银行进一步补充资本,另一方面还丰富了保险资金的配置品种,拓宽了保险资金的投资空间,实际上对于银行和保险业是双赢的。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这实际上是支持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政策体系当中的一环。从整体上而言,它是从供求两个角度去做的。一方面是鼓励支持中小银行到市场上发行包括二级资本债在内的各种资本补充工具,并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是要让市场上有更多的投资人愿意去投资中小银行的这种资本工具,否则这种资本补充也会存在问题”。
国信证券研究所发布报告称,新版《通知》有助于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因为发行条件放宽后,更多中小银行可以成为符合条件的发行人,同时也能更大范围分散银行的风险。
就保险业而言,在拓宽保险资金投资空间、提升险企投资自主权的情况下,对于保险投资方也提出了更多的风控要求,包括险企自身的偿付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新版《通知》强调,保险机构应审慎判断投资的效益与风险,强化风险自担意识。国信证券认为“当下,债券市场的整体利率处于较低区位,资产荒严重,适当的风险下沉,或许能帮助部分保险企业缓解资产荒的压力”。
但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二级资本债,放宽中小银行二级资本债券发行条件,只是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一整套政策体系当中很小的一环。因为保险公司并不是二级资本债券的主要投资人,而这种债券的主要投资对象是其他各类银行。
今年二级资本债总需求或超5000亿
目前,国有大行也有发布二级资本债券的计划,去年“工农中交”四家国有大行在银保监会已获批的二级资本债券发行规模就达3400亿元。5月27日,工商银行在上交所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批准工行在境内市场发行不超过900亿元人民币的合格二级资本工具,用于补充本行二级资本,目前正准备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在银保监会获批的银行二级资本债已超过740亿元的规模,其中包括中信银行不久前获批发行不超过4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其余获批的还有不少城商行和农商行。发行二级资本债,成为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渠道。
(图片来源:国盛证券研究所)
国盛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我国银行共发行二级资本债485只募资2.55万亿元;存量二级资本债434只,规模达2.15万亿元。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银行还需更多资本金。国盛证券研究所认为,疫情已经对实体部门造成了巨大冲击,实体经济需要更多的信贷支持。银行作为我国信贷投放的主要渠道,资产端将加速扩容,给资本金带来压力。数据显示,2020年二级资本债需求最大,在5000亿元以上。
化解中小银行资本扩充难题
中小金融机构的资本补充和风险化解是国家近年来十分关注的议题。自从包商银行事件以来,已有数家中小银行宣布不予赎回二级资本工具。有机构认为,自包商银行事件后,对中小银行资本工具发行产生了系统性影响,造成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难、资本工具发行成本高、市场化投资需求少。
一位证券研究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目前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困难,只是产生的结果。根本原因在于部分中小银行经营管理水平较差,导致没有投资机构愿意补充,因此,提高当前中小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是核心问题之一。
5月26日晚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赵应云在一场媒体组织的线上讨论上表示,中小银行要以风险防控作为经营发展的前提。
全国政协委员、中原银行董事长窦荣兴在上述讨论中表示,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机制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补充资本的时候路径并不多。资本市场排队,私募对股东的要求条件非常苛刻。
他表示,未来希望打开中小银行通过资本市场补充资本的“口子”,助推中国4000余家中小银行在完成股权改制、公司治理的前提下上市,同时更多地降低企事业单位投资银行的门槛,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中小银行尽快地补充资本。
5月28日,金融委办公室发布11条金融改革措施,提出要出台《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方案》,进一步推动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加快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把补资本与优化公司治理有机结合起来。
相关新闻: